上个月初,有两位天津的冠心病患者,因为网络相识,一起来我院接受治疗,由于之前在网络上就已经通过会诊和检查清晰了病情、并且排好了病房,因此在来到长春的当天,就办理了入院,入院第二天,先后接受了治疗,这两位病人虽然同为冠心病,但却有轻有重。

李先生,年龄36岁,去年3月份确诊冠心病,但仗着自己年龄较轻,同时应该也是缺乏医疗意识,并没有完全遵照医生医嘱,所以使得病情加重,今年4月份开始频繁出现胸痛、胸闷,这才开始害怕,积极寻求医治办法。

党先生,年龄43岁,18年确诊的冠心病,中间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治疗,也用过朋友亲戚推荐的秘方、土方,但用处并不是特别大,大概是在去年年末时造影显示狭窄75%,心肌缺血、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因此建议他进行支架治疗,但党先生也是有一定的医疗常识,而且家里还有个学医的妹妹,所以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并没有达到必须支架的程度,因此想要再看看,特意来长进行治疗。

二者由于病情轻重差异,因此治疗时间相差了大概7天左右,目前均以回家休养,可反应却大不相同,按照正常的想法,应该是党先生的恢复效果不好,毕竟其接受治疗时,病情更重,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党先生回家至今快一个月了,胸痛症状在出院时就已经基本消失,目前如果不是按照医嘱要求休息,从外表和感受来看,与常人并无差别;而年纪较轻、病情较重的李先生则不同,出院已经一个月多的他,目前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时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党先生作对比,这个效果他还是满意的,但同时接受治疗,并且病情更为严重的党先生,目前都快恢复“正常”了,自己却依然还是有异常症状,所以就令他很是不解。

这种病情较轻的患者,反而恢复效果不好的例子,是什么原因?

这就是神经系统的神秘。

各位不了解这2个病人的详细情况,医学不是科学,绝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就能概括的,我们在临床治疗时需要考虑众多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性格”,可能各位又不相信了,治病就治病,你怎么谈到了性格上,二者跨度太大了。

实际上,性格和疾病的联系很大,不知道大家以前看过各类“医学奇迹”的报道没,很多已经被宣判死刑的绝症患者,却因为乐观的心态最终恢复正常,这绝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着参考意义的。

其他疾病以后再说,现在只说冠心病,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最关键的病变点就是血管,不管是毛细血管还是冠脉血管,其作用在于输送血液,当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血管发生狭窄堵塞时,血液会无法充足输送到应该到达的位置。

即使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管重新扩张,恢复了心肌血供,但如果其长期忧虑、熬夜,处于一种负面高压的情绪当中,同样会影响到神经功能,使其进入应激状态,导致血管再次痉挛收缩,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出现心肌缺血的临床事实。

PS:其实,有些话在医疗里是通用的,不管是什么疾病都应该遵照,那就是治疗的全面性,所谓的治疗不仅仅是指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康复保养、注意事项都应该处于这个范畴当中,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方能使患者的恢复事半功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两名冠心病病人,同期治疗后,病重的恢复正常,病轻的症状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