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都是长寿社会,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4岁以上,人口老化指数正在不断上升,给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都带来不小压力。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近日在网志中介绍说:“到2040年,香港总人口将达到811万,人口急速老龄化,住宅房屋也呈现‘老龄化’,长者的住屋及社会设施等均对土地有很大需求。”对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港澳社会普遍共识是需要未雨绸缪。

推动和发展“跨境养老”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估算,截至2020年约有54万名香港永久居民经常在广东省生活,当中16.5%(即约9万人)为65岁或以上。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认为,香港在医疗、社会服务、规划等方面做得不错,但用地和人手是“最大的两座山”,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在这两方面的资源总体较多,如果在此多建养老院,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澳门,“跨境养老”已不再是新鲜词。近年来,粤澳为推动澳门居民在横琴养老,合力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24小时通关,常住横琴之澳门居民的医保试点,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引进集养老、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澳门新街坊”的兴建等。预计2023年,“澳门新街坊”即将竣工,这个为澳门居民专门打造的集住房、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有望为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全新的示范和借鉴。

香港工联会广州中心主任邵建波认为,从长远来看,港澳老人赴内地养老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如果福利政策能支撑的话,希望回内地养老的港澳老人应该会越来越多。在妥善安置养老者的前提下,更可有效减轻香港和澳门的养老压力。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关注大湾区经济民生发展,包括内地和香港的养老政策对接等议题。陈勇说,由于内地的社保体系和香港不同,特别是养老、失业和住房公积金,对于在内地就业的香港居民而言会感到无法受惠而影响到内地就业的积极性。他建议对选择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香港雇员,允许其在内地工作期间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在香港购房或修缮房屋,至于养老和失业保险金,建议参考上述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以此提升港澳居民到内地养老的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推动和发展“跨境养老” 舒缓港澳社会养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