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运营一年来,打造“托养+康复+培训+辅助性就业+文化旅游”模式,已为32名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文体娱乐等多元化托养服务。

青铜峡市残联组织机构托养人员春日踏青活动。

青铜峡市残联通过“托养+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建立了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培训基地、汉源社区和黄河楼社区就业创业窗口、韦桥村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创业实践点、残疾人培训实操基地,实现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培训需求常态化、就业需求零距离;并针对托养人员开展订单式手工编织、家居清洁、刺绣品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与工艺品厂签订合作协议,产品完成后由工艺品厂进行回收销售,实现订单回收产品常态化,帮助残疾人实现增收致富。

“托养+就业”帮助残疾人叩开了就业门。市残联积极与香车坊汽车行、“顶尚造型”理发店等对接,指导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已安排2名残疾人实现了灵活就业。

就业依托市场,市场依托产业。青铜峡市残联深入思考辅助性就业可切入环节和该环节产品附加值,经持续调研和反复考证,最终选择了手工制品行业作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切入点,多次与企业对接、沟通,最终与青铜峡市青峡绣女工艺品编制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开展装裱字画、手工编织,干果包装、直播带货等方式,为托养残疾人支付劳动报酬,探索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模式,构筑辅助性就业一体化综合服务基地,帮助9位残疾人顺利签约,实现稳定就业。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托养+文化”,开设适合托养人员的文化课程,学习基本汉字和数字书写、常识认知、心理辅导等,结合“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通过“托养+康复”,安排乒乓球训练、舞蹈教学、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鼓励托养残疾人参与互动,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

搭乘青铜峡乡村旅游文化的快车,借助“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平台,扶持建立残疾人跳蚤市场,通过“托养+旅游”,为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条件,让托养人员走进村(社区),利用所学的手工技能,制作适合景区、小孩、居民需求的手工产品进行出售,增加了收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后要继续落实好各项残疾人就业帮扶措施,努力帮助残疾人通过就业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青铜峡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田学军表示。

(值班编辑:李玲 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宁夏青铜峡市:托养+ 为残疾人点亮就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