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水县大坡镇黄河坝村,红墙黑瓦,古色古香,一座宁静的红色庭院,在青山绿水间格外显眼。锻炼、下棋、唠嗑,老人们闲庭信步,其乐融融。

习水县大坡养老服务中心。

“食堂里一日三餐安排很好,吃得好,住得好,生活有规律多了。”今年86岁的半失能老人卢应开因骨折行走困难,过去生活难以自理,入住养老服务中心实行集中照护后,在护理人员的照顾下,他的精气神比以前大有改观。

这是习水县养老服务中心,也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在养老服务中心优质照护服务下,与其他社会老年人一样,他们也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幸福晚年生活。

晨操。

升级改造 老有所居更宜居

宾馆式床铺、过道安全扶手、无障碍卫生间、助浴间、医护室、健身室、多功能活动室、足疗健身间、食堂等生活设施,在大坡养老服务中心一应俱全。

过道安全扶手。

“经过提升改造后,大坡养老服务中心从以前的敬老院提档升级,成为一所为特困老人与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康养养老机构。”据习水县大坡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穆仕荣介绍,目前,该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现有标准间54间,床位108个,活动场地1600平方米,能有效为大坡、寨坝、温水等周边乡镇的特困老人提供优质照护服务。目前,该机构已有特困供养和低保人员46人入住。

精准照护 老有所养更科学

“做养老护理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爱心和细心。”55岁的袁文琼是机构的一名护理员。日常工作是照顾老人们各项生活起居,包括清洁照料、饮食照料、卧床照料和安全照料等内容。

护理工袁文琼指导老人复健。

为了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能力,更好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像袁文琼这样的护理人员,都会经过康养公司组织的专业化定期培训,以及分批次参加贵州省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护理资质后,按照失能1∶3、部分失能1∶6、自理特困人员1∶10比例配备护理员,才能上岗。

康养室。

“除了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外,我们还同镇卫生院联合开展定期医疗巡诊,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穆仕荣说,此外,机构还增设康养室,配备按摩椅、足浴桶等康养设施,满足老人多元化健康生活体验需求。

通过专业医疗人员的医疗技术,结合优质的生活护理服务,这种医养康养结合模式,能够及时关注照护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治疗,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

精神提升 老有所乐更幸福

每天晨操过后,养老机构的娱乐室就是最热闹的地方,喝茶、下棋、打扑克、聊聊天,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消遣娱乐的最佳方式。而任国明老人却选择了他最爱的手工——编蔑。

“我年轻的时候是一名篾匠,手艺好得很!”任国明一边介绍,几根竹篾在他的手指尖穿梭,旁边摆放着一件件精巧、牢固、耐用的米筛、蒸笼盖等篾竹制品。“现在老了,没以前灵活了。”但任国明始终不愿放弃这门手艺。

任国明老人。

“只要他们喜欢,我们就提供场地和材料,让他们尽情的发挥特长。”穆仕荣说,他们编好成品后,机构就组织赶集去卖,所卖的收益归老人所有。

在养老服务中心,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机构针对老年人的特长爱好,紧紧围绕老人的精神慰藉、健康、快乐需求来设计,引导老年人组织开展乒乓球、夹珠子、套圈夺宝、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针对有才艺、技术的老人,依据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场地和平台,鼓励他们通过各类方式丰富业余生活,从中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大坡养老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只是习水县推进敬老院改革工作当中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解决农村特困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2022年2月初,习水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敬老院改革工作,制定印发了《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敬老院改革发展方案》,将全县21所乡镇(街道)敬老院资源整合为区域性机构敬老院11所,增加康复保健、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人性化服务,形成覆盖面更广、服务人群更精准、照护业务更规范的专业性医养康养机构。

养老服务中心的标间。

“各个机构由县民政局负责业务主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属地管理,县旅投集团下属康养公司负责管理运营。”据习水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敬老院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形成专业化、医养化、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更好地提升入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满足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据了解,未来两到三年,习水将陆续完成11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提供1000余张养老床位,满足全县农村失能、半失能、自理特困老人实现老有所依,安享幸福晚年。

闲暇之余,姜明全老人手提油桶,娴熟地为养老服务中心木门义务刷漆。以前曾是油工师傅的他,对自己的作品自信满满。

姜明全老人义务刷漆。

“自己家嘛,肯定要刷漂亮点,住起才更安逸。”在这些老人们的心里,这里就是他们第二个“家”。(文/图 罗婷婷)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习水养老服务中心 老人们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