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养老领域典型案2:某养老机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介绍:打个咨询电话,两位年轻销售人员立马开车前来,将自己接到成都市郫都区某养老院实地考察,临走时还送上小礼物……面对这样的“热情”,60多岁的吴女士难以招架,当场就交了“定金”,随后签合同付款,一步步陷入对方的圈套。此案中,和吴女士一样被骗的老人多达数百人。

公益提醒:采用送纪念品、组织免费旅游等小恩小惠蒙蔽老人,仅仅是骗子们的第一步。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手段,包括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以投资、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养老项目”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以销售“养老产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

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把自己包装成合法机构,虚假宣传造势,聘请所谓的专家、明星站台,迷惑群众,欺骗性极强。例如,承诺还本付息是非法集资的重要特征,不法分子为规避监管,在合同表述中以“福利金”“床位补贴券”等字眼代替利息;老年人参观的是一家养老院,具备民政部门认可的资质,但最后与老年人签订合同的却是另外一家公司。

因此,老年朋友要理性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理财渠道,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老年人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跟子女商量,切勿轻信他人,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案例来源:寿光政务服务)

【来源:邢台金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防非课堂|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典型案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