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养老事业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此将目标对准中老年人,以“高利息”“高回报”“零风险”等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骗取资金,给受害人造成巨大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

城北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被告人王某某等4人开设两处医养服务中心推销“保健品”,借保健品公司收取广告费投资名义,承诺高额利息返还,大量收取消费者现金投资,非法收取投资款650余万元,涉及人数达79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某4人以不法高额利息为诱惑,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综合各被告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认罪悔罪等情形,依法判处4人三年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当前,各种非法集资案件,尤其是“养老领域”的犯罪案件多发高发,一些不法分子以所谓“养老投资”“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的幌子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法分子往往先以提供免费的礼品、旅游、诊疗、养生等名义博取中老年人的信任和好感,再以承诺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免费养老等为噱头,设立各种虚假项目、产品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实质是打着“养老”的名义骗取财物。广大中老年朋友要理性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理财渠道,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涉及到“养老钱”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实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远离非法集资陷阱。如遇到此类情形或发现此类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或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青海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

0971-8270933(工作日时间)

举报信箱

青海省西宁市A164号邮政信箱

举报邮箱

qhsylzp@163.com

线上举报

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全国12337举报平台反映问题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诈骗 | 别让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骗走了您的“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