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位老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江丹实践20年,看遍多种养老方式后,她创办的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终于探索出一套“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也就是把机构养老服务嵌入社区,送到千家万户,让老人就近或在家中接受优质的养老服务,安享幸福晚年。

在中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通过居家养老方式实现个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是未来中国式养老的主流,符合中国老人的期待。”江丹鼓励年龄61到75岁为主、生活能自理的活力老人选择居家安度晚年。

在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老人能享受到哪些服务?记者跟随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服务部副主管毛国梁,来到北京西三旗的王爷爷家中。

自从王爷爷和老伴儿签约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以来,他们已经享受过理发、修剪指甲、居家保洁等上门服务。

毛国梁告诉记者:“我们提供助浴、助洁、助医、助餐等服务,覆盖海淀区西三旗街道21个社区。其中助餐最受欢迎,既按照食药标准制作,又结合老年人的口味和饮食健康专门定制,解决老人吃饭难题。”

75岁的马志胜是典型的活力老人,他居住的小区与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仅一墙之隔。作为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的首批学员,他热爱声乐合唱,还动员老伴儿加入模特队,“原来她弯腰走路,现在挺着腰杆可精神了!”

作为社区志愿者,马志胜和老年大学的同学们组建了声乐团,逢年过节还为曜阳机构里更高龄的老人们义演。

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提供机构养老,还依托机构延伸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海淀曜阳养老服务模式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的支持。当前,海淀区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机构上门提供专业服务,民政局根据老年人不同情况给予每人每月300元到900元不等的补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在调研中发现,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在接受有需要的老年人入住养老的同时,通过社区养老驿站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送给有需要的居家老人,既解决了服务对象的规模问题,又能够确保服务质量;既满足了居家老人的服务需求,又实现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除了曜阳养老服务中心,20年间,江丹在扬州、济南、贵阳等6个地方相继建成曜阳养老机构,加入曜阳养老联盟的机构超过3000家。

中国老人如何才能安享晚年?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青连斌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经历了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到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转变,进而调整为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把机构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