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企业参与到养老产业上下游投资并不罕见,为拓宽盈利空间、完善产业链条,康养企业开始在医疗、医药等行业的谋篇布局。

10月11日,绿地康养在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建设推进会暨授牌仪式上宣布,将参与建设“海峡两岸医疗医药产业示范区”。据悉,该产业园区将聚焦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医养照护等领域。除康养居之外,绿地康养还经营医疗、医药业务。此次合作,进一步促进了绿地康养在两个新兴产业上的融汇发展。

10月,九如城6个项目齐开。其中,陶都九恒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是九如城与丁蜀镇政府合作的PPP项目。该项目历经近2年的建设周期,于今年年底开始试营,直至10月13日,终于正式启用。

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九如城当前共中标5个PPP项目,均地处长三角地区。九如城以公建民营的轻资产模式以及PPP的政企合作模式拓展了一批养老机构,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布局。

从养老企业的筹建成本上看,养老项目并不是高回报、快周转的快餐式项目。尽管养老需求急剧膨胀,企业仍会在高昂的重资产投入面前踌躇不前。为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题,公建民营、PPP等项目模式成为了普惠性养老项目拓展的重要方式。

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统计的数据,当前项目管理库内的养老PPP项目共有100个,分别处于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采购阶段以及执行阶段,另有69个养老项目列在储备清单中。早在2017年,国家就有意以PPP模式来推进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

PPP养老模式的发展,创造了三赢局面。政府可以高效调配社会资源,缓解因养老资源紧缺带来的社会压力;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涉足养老产业,实现多元发展;长者则能获取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

除九如城和绿地康养之外,保利健投也于长三角再度落子,10月1日公布第3所银福之家正式开业运营。据悉,该项目为公建民营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继续践行涵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跨界“大健康”,政企联动推进养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