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和需求内容日益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寻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北京就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其基本内容是鼓励个人为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为其记录存储服务时间,当年老的时候就可以提取时间,换取别人为自己提供的养老服务。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都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1万个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政府会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组织机构,储户的权利义务,“银行”管理方的权利责任,账户的开立,时间货币的存储、支取、转赠、继承等做出明文指引。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值得推广。孤寡老人、困难老人、行动不便老人能得到有效的照顾,子女有事不能照顾长辈时,可以让义工来照顾,而自己在平时闲时做义工照顾其他老人,我帮你、你帮我。服务类别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普及、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其他服务。如果人人都能利用休息时间去做义工,那么照顾老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养老存下了一份保障。这种模式长久且全面铺展开,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难问题。

“时间银行”以多样化、经常化的形式,成为引领社会养老领域的新风尚。这不仅能激发参与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突破了单向的无偿奉献,还能将养老志愿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实现对服务者合理、稳定、多元的回报,更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开启养老新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时间银行”开启互助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