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情况。

作为养老服务工作责任部门,省民政厅在贯彻落实《条例》方面,具体有哪些谋划和考虑?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蕾回答了记者提问。

河南列出养老服务发展时间表

杨蕾介绍,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省民政厅将着眼2022、2025、2035、2050等四个重大时间节点,衔接国家目标,明确分步实施,发展符合河南实际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到2022年底,河南要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有1处养老服务场所,每个县至少有1所特困供养机构。到2025年,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更加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紧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我省养老服务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水平建设中西部养老服务幸福高地和康养产业高地。到2035年,以基本养老服务为重点、养老产业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架构基本成型,多层次、可持续、全方位的“大养老”格局全面建成,适老产品和服务多渠道、多领域、多业态供给,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到2050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制度安排成熟完备,养老服务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

“我们将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事业,兴办面向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提供大多数老年人可负担的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服务需求。”杨蕾说。

“十四五”期间全省要完成21.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强化家庭赡养老年人的主体责任,引导个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提供或参与养老服务,促进互助性养老。省民政厅将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的活力,发挥投资对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提供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产品。

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

杨蕾介绍,在城市,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布局,加强街道和社区养老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智能化技术保障能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在农村,完善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照护能力显著增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在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业供给的同时,河南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等行业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品牌化、多业态融合的服务企业和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繁荣消费市场,推动生活性养老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今年年底河南将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养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