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力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老年康养型城市的“三型”城市。佛山市民政局将围绕佛山市“十项民心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加快推进构建有温度、有关怀的全龄友好社会环境,让老人老有颐养,让孩子开心成长。

为深入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佛山市出台实施《佛山市实施老人康养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6年)》,在时间、空间上整体谋划养老资源结构中长期目标和年度重点指标相结合,优质、普惠和兜底养老供给相结合,中心城区与农村发展地区养老模式相结合的布局,打造佛山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方面,夯实完善、做大做强兜底性普惠性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公办机构建设,鼓励普惠性机构建设,形成保障型、中端、高端养老机构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推动市颐养院竣工验收和市新社会福利院动工建设,预计总投入资金超7亿元。计划筹备建设的“佛山市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将集六大平台于一体,将各级智慧养老系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用品研发生产企业、养老服务供应商和从业人员、各级监管部门等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实现佛山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佛山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等,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机制。

目前,佛山城镇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100%。力争在今年底前,市内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有1家社区居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加至500个以上,提供服务项目增加至60项以上,让更多老人可以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一直以来,我们秉承“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理念,不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佛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而努力。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佛山市民政局将持续做好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搭建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持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的增长机制,实现2025年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作者系佛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刚需+优质”让养老服务更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