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通5月27日消息(记者杨梦奎 通讯员沈民正)近年来,诈骗团伙将目标锁定在防范意识薄弱、手里捏着养老钱的老年人群体,形成了以养老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新模式。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以来,江苏省民政厅高度重视,高效行动,制定了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贯彻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全省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组建一个工作专班

省民政厅成立了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养老服务处、办公室(信访办)、政策法规处、社会组织管理局、社区建设处、规划财务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工作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实体运作。厅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专项行动推进措施。各地民政部门均将专项行动纳入“一把手”工程、组建专班、统筹推进。

制定一个工作方案

5月13日,印发《江苏省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并重点围绕宣传发动、全面排查、规范整治、建章立制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细化三项行动要求。实施“清零行动”,紧盯未经登记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对账销号;实施“攻坚行动”,对纳入“红色”管控名单的机构,一院一策“精准拆弹”;实施“提升行动”;及时公布依法登记备案的养老服务机构名单、等级评定、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督促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引导老年人及家属理性选择。

下发一个宣传通知

5月13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诈骗和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从5月中旬至6月底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强化“三进”“四见”“三必须”,即进村、进社区、进养老服务机构;见海报、见横幅、见宣传资料、见公益视频;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张贴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倡议书、宣传海报、宣传标语,所有养老机构负责人必须与属地民政部门签署防范养老服务诈骗承诺书,所有养老机构必须向机构住养老人或家属发放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告知书,推动养老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促进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

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5月18日,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工作推进会,邀请省专项办综合组负责人到会指导,传达部、省相关部署要求,对13个设区市推进情况逐一进行视频点调,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会议对专项行动转段任务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5月底前全面完成“回头看”复查工作,对摸排出的问题隐患进行综合评估,逐一建立“红橙黄”风险管控名单,分类整治。

组织一期联动宣传

5月19日,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省民政厅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等部门在南京、宿迁两地同时举办了一期主题宣传活动,省市联动、部门联动,南北呼应,迅速掀起宣传热潮。各地通过自制情景剧、拍摄短视频、制作H5动画等新媒体、新形式进行密集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社会反响热烈。

开展一轮督导检查

建立分片督导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对各地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省民政厅明确将专项行动成效与年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养老服务体系综合评价、省政府督查激励考核推荐直接挂钩,对因工作推进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

督办一批重点信访

对中央政法委“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和省处非“12345”非法金融活动举报平台交办的线索信访、上级民政部门和属地政法委转办的线索信访,及时甄别、核实、查办,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并定期向上级民政部门、属地政法委报送线索信访办理情况和风险研判报告。动真碰硬督办一批重点案件、线索问题,确保专项行动打出声势,打出实效。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 江苏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