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王婆婆住在增城区荔城街道湘江路,因中风瘫痪长期卧床,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已退休的女儿照顾起来也很吃力。

2021年4月,得知广州市建设有家庭养老床位的消息后,王婆婆在家人的帮助下,到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政府每月资助护理费500元,老人每月自费900元。中心随即为老人家里进行全方位适老化和智能化改造,派出护理员、护士、康复师每月上门提供巡访和个人护理、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等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每次上门时,护理员针对王婆婆左手还有肌力的情况,通过不同方法训练其握力、按摩肌肉,以减缓肌肉退化。王婆婆中风后影响了吞咽功能,经常出现呛咳,护士就对其进行吞咽训练,并为她配备了进食辅具杯,对家属进行膳食指导,有效减少了呛咳的发生。在专业的照护下,老人的情况有了改善,家人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护理技能。

家庭养老床位是广州市增加中心城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对有养老服务需求但因各种原因未入住养老机构,或是目前家庭有一定的照料条件暂时不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服务机构为其提供适老化改造入户、智能化设施入户、专业化服务入户服务。自2019年起,广州市在越秀、海珠、荔湾3个老龄化程度较深、老年人口较多的中心城区开展试点,2021年已扩展至全市11个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开展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内容综合全面。服务机构的上门照护服务项目能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康复护理、陪伴就医等定制服务,在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满足其多层次、多元化的居家养老需求。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大。通过老年人护理补贴、长期照护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助等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此外,以“护理补贴标准统一”(民办养老机构护理补贴与家庭养老床位护理补贴金额一致)推动养老机构积极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服务;以“两床合一”(家庭养老床位与家庭病床合并设置)深入推进医养、康复服务在居家环境中融合互补。三是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借助市为老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管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情况,服务机构以市级平台中的服务数据作为申请政府资助的依据。市、区民政部门结合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对服务机构和床位的安全监管,建立日常巡查、督导制度,公开服务和投诉热线,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共有147家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广州家庭养老床位把服务送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