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 袁亚非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矛盾越来越突出。数字化技术和智慧化方案,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新机遇。”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表示。袁亚非和他掌舵的三胞集团深耕养老产业多年,在国内拥有近1万张养老床位,服务覆盖20多个省份超2000万老年人。围绕智慧养老,今年全国两会袁亚非带来了两份提案:一是建议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二是呼吁建立中国特色的婚育养老保障体系。

  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

  “建议重点推进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包括智慧养老大数据、解决方案、监管的标准化,支持优质养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袁亚非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智慧养老模式正成为未来养老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大、服务人口多、服务对象差异明显,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智慧化可以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据了解,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参与者鱼龙混杂,且各地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要求不尽相同,导致服务成本偏高、平台重复建设等情况较为普遍,养老行业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在对国内养老产业做过多次调研后,袁亚非发现,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应用,开发和建设养老大数据已成为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套完善的养老大数据则应包括民政、公安、医疗、保险等多部门的数据集合。

  对于目前居家社区智慧养老市场存在的问题,袁亚非建议:一是加强智慧养老特别是家庭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建设;二是逐步推行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目录,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家庭和社区的实际需要,分类制定不同的服务套餐标准,引导社会养老服务组织真正提升专业化养老服务能力。

  “需要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养老大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搭建规范化的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统筹协调民政、公安、街道、社区、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各方跨部门信息整合,加快养老大数据建设步伐。同时考虑用户信息数据安全性、私密性等,对平台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范围进行严格规范。”袁亚非说。

  引导慈善组织服务养老产业

  围绕养老服务,袁亚非还准备了“建立中国特色婚育养老保障体系”的提案。

  针对一些地方普惠养老机构被诟病“普而不惠,惠而不实”的问题,袁亚非在调研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入住养老机构每月要支出3000元至6000元,这是大部分家庭无法承担的,这个收费水平却很难对社会资本形成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带来养老专业服务人员极度短缺,也导致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袁亚非建议,鼓励慈善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在街、乡、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汇聚社会力量开展婚姻、托育和养老基本服务。允许慈善组织接受各界捐赠,用于支持婚育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婚育养老服务场所、设备产品,并配套企业和家庭的融资租赁和回购共享政策。大力培育发展婚育养老类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并配套风险防范和志愿补贴政策。支持对有意愿的社区物业服务人员、全职妈妈和低龄老人进行养老护理、托育照护、关怀慰藉、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以大数据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