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让中国养老健康产业成为新风口,吸引着各路资本争相入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除了国寿集团外,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太保、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险企,通过开发特色养老产品,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健康管理机构、医院等形式布局养老、健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该机构预测,2022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25万亿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医养产业发展、支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已成为一大趋势。

积极对接老年人保险需求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巨大市场潜在需求推动下,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传统养老金融产品,其中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规模优势较大,产品风格稳健。

保险业具有多元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细分群体,围绕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提供差异化、综合化的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约2亿元,承保人数超过1.7万人,其中网约车司机约5600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方面,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同时,推动相关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近1.5万亿元。

此外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形式,还推出了将不动产转化为养老资金的住房反向抵押模式,也探索了将养老资金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服务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保险业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类似,其区别在于将固定的房产转化为养老服务和经济支持的双重保障。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督促保险机构积极对接老年人保险需求,开发相关产品,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包括支持保险公司发展提供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满足长期养老资金管理需求;优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支持政策,为失独、单身高龄等老年群体盘活养老资源。

持续完善服务体系

在寿险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需突破产品同质化及费率竞争的桎梏,通过延伸保险产品上下游服务链打造“产品+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目前,养老健康产业作为服务端与保险对接,即“保险+养老社区”可以实现由养老服务替代现金补偿。养老社区向上衔接养老险、长期护理险、医疗险等保险产品,同时带动下游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慢病管理、智能养老等健康产业。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行业与养老服务有着天然的相关性。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医疗机构和护理机构或投资参股现有的医疗机构和服务机构,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结合长期养老、慢病管理等特点,可以探索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新模式;推行保险产品与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配套服务的长效方案,并将保险产品更加紧密地与养老、慢病、医疗等相结合,整合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及养老服务属性。

国寿集团官网显示,“国寿大养老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将专注于养老产业领域投资,包括CCRC养老社区、城市核心区医养综合体、精品养老公寓等实业资产以及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优质的康复、医养、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产业园、科技网络等资源的投资。

在居家养老方面,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3月1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正式推出。在“9073”养老格局下,该服务体系将依托中国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以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将为长者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近期,《“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鼓励医疗服务向居家养老领域延伸。机构养老内设医疗机构,符合当前险企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未来险企投资互联网医院、整合医疗健康领域资源、加速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将进一步持续。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险企角逐万亿养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