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吕文琦

3月22日,银保监会批准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保险”)开业,成为我国第十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

根据批复,国民养老保险住所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1.5亿元。

公告显示,国民养老的董事长为叶海生,总经理为黄涛。叶海生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黄涛此前是上海银行副行长。

与其他九家专业养老公司主要依托保险公司不同,国民养老17个股东中集合了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若算上民生银行旗下的投资公司,银行系持股比例合计超过70%。

图片来源:银保监会

北京联合大学保险系讲师杨泽云对界面新闻分析指出,商业养老不仅是保险业的业务,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为商业养老提供产品。国民养老保险的银行系背景或许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同时,银行遍布大街小巷的网点也为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未来的营销提供渠道优势。

此外,北京市政府及西城区政府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持有国民养老13.32%的股权。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国新资本持股8.97%。股东中唯一的保险集团泰康人寿出资2亿元,持股1.79%。

从批复的业务范围看,国民养老将聚焦个人养老金业务以及管理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和外币资金,以及与养老金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健全,覆盖近10亿人。第二支柱年金也已覆盖5800余万人。

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包括税延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2018年起开始实施税延养老险试点,截至2020年末,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参保人数4.88万人。因税收优惠力度有限,覆盖范围较小,保费规模低于此前预期。

正因如此,延续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表示,要发展真正具有长期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的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目前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从“产品制”转为“专户制”在业内已达成共识。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要有序扩大第三支柱投资的产品范围,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

今年以来,官方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动作频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已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也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同时,以养老为目的的养老金储蓄也在稳步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国民养老保险获批开业,“银行系”持股比例超七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