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

年轻存时间,年老换服务,你听说过这种养老方式吗?北京正在加快推进时间银行。4月11日,为加快推进《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政策落地,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指南》,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在养老志愿服务领域开展的一种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秉承“今天存时间,明天换服务”的精神,依托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记录和存储服务时间,用于兑换养老志愿服务。

用通俗的话来说,时间银行是以时间银行模式发展为养老公益志愿服务,属于互助式养老。把“时间”和“公益”挂钩,倡导社区成员利用闲散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把付出的时间存储起来(时间币),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把助老服务的时间存起来,等自己迈入老年需要时支取。

据了解,时间币是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记录养老志愿服务时长的单位,以1个小时为一个服务时间单位,即1个小时等于1个时间币。时间币具有存储、兑换、赠予等功能属性,但不可兑换实物或货币。

哪些人可以注册成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对象和志愿者?根据《指南》,年满60周岁的本市常住居民可注册成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对象。本市主要面向养老服务机构内老年人,以及居家高龄空巢(含“双老”家庭)、高龄独居、重度或中度失能失智、重度或中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经济困难且行动不便老年人(以上统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养老志愿服务。

另外,年满18周岁、无故意犯罪记录的本市常住居民,可注册成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未成年人在其监护人为申请者的带领下,可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服务。

养老志愿服务组织方主要负责养老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活动组织、服务时间确认及活动评价等工作。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及其他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主体可依程序申请成为养老志愿服务组织方。

实际上,时间银行也不算是新鲜事物。根据《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时间银行已经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共有1000多个名为“时间银行”的不同组织或机构,它们广泛应用于互助养老、医疗服务、社会救助、社区融合等场景。在我国,民政部于2019年3月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等做法。

目前,南京、上海、青岛、北京等地均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互助养老,与投资理财无关。因此,小编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把“时间银行”的概念与投资理财、收费等联系起来,那十有八九是骗子,千万不能信,一定要牢牢攥紧自己的钱袋子。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再进一步,北京发布工作指南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