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骗子冒充单亲妈妈撩300多人骗千万”的新闻席卷各大热搜。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迅速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各种声音纷繁交错。为什么一个62人的诈骗团伙可以让300人落入陷阱,并心甘情愿的交出高达上千万的金额?答案很简单,这是一场“甜蜜”的婚恋陷阱。老年人是婚恋诈骗的“潜力客户”

 

据调查,婚恋类诈骗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但随着人们的反诈意识加强和各类平台监管的加强,兜里有钱、时间有闲的“银发族”成了骗子眼中的“救命稻草”。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数量的增长也意味着骗子行骗对象的扩大。

 

老年人被骗早有先例

 

老年人落入婚恋诈骗陷阱早有发生,20191月检察日报发表消息,8名青年男女在婚恋交友网站上冒充50岁左右成功男士,以谈恋爱为幌子,专门骗取中老年女性信任,得手后再以内部消息为由,鼓动被害人投资所谓游戏平台,5个月内共有10多个省市20余名被害人上当受骗。

 

 

2020124日,峡山派出所民警将阿忠(化名)抓捕归案,阿忠交代,自己虚构身份,在网上交友平台认识想找老伴的中老年女性,在确立关系后以承包工程、员工发不出工资等理由,骗取了多名中老年女性,涉案金额10多万元。

 

 

今年3月,央视网报道,广州91岁老人在婚恋网站注册会员,认识了52岁的李某,两人互加了微信并出来见面。半个月左右,李某主动提出结婚,并要求6万元彩礼钱和1万元戒指钱。老人在李某陪同下先后从多家银行取出共7.8万元现金。老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在警方帮助下,钱款被追回。而李某的真实身份也浮出水面,李某是已婚身份,想通过在婚恋网站上找“金主”诈骗钱财。

 

 

情感骗子为何紧盯老年人?

 

我国老龄化加重,丧偶老人将近5000万。与年轻人相比,他们的情感需求很少得到正视和讨论,甚至对此避之不及,而他们的窘境每个人未来都可能经历。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诸多需求,情感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健康需求、甚至于工作需求,但子女忙于工作加之社会道德约束,老年人只能隐匿自己的情感需求,这也为诈骗犯提供了可乘之机。

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老年人触网率的迅速提升,让老年人在接受新事物和信息的同时也置身于受骗的风险中。

由于老年人法律意识不强,被骗过程中总是口头承诺,没有文字聊天记录或者转账支付证明,不注重留存证据,所以在司法机关受理案件时,常因为没有证据不予立案。这也为诈骗犯行骗提供了安全“保障”。

 

婚恋诈骗常用套路

 

婚恋诈骗并不是不能防备,骗子都有自己常用的骗术,只要我们能分辨、会分辨,再高明的骗子也要叹口气啦~我们先来了解下骗子的常用手法:

一、打造人设,营造光环。婚恋交友诈骗案件中,骗子常常假冒他人身份或伪装成教师、警察、军人、高管等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收入稳定职业,以此来获得“光环效应”,夺得青睐。

二、伪造身份,假冒单身。打着单身旗号交友,实际上却是已婚人士。

三、改名换七十二“变”。从上述案件中发现很多犯罪团伙都有组织作案,针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人设,用假名字、假地址甚至假性别来瞒天过海,骗取财产。

四、广泛撒网,多捞鱼。不法分子常常通过网络同时与多名被害人联系。

五、短暂交往,索要财产。在现实案例中,骗子常常在短时间的交往中就会以各种理由索要钱款,常见借口家人生病、公司周转、偿还信用卡、办理请托事项用款等。

六、假意许诺,以小博大。一些人为了达到骗财的目的,会承诺结婚或是承诺各种物质等。还有一些骗子比较“聪明”采用以小博大的方法,先为受害者购买小额礼物,然后寻找借口,朝受害者索要巨额钱财。

 

老年人如何规避“婚恋”陷阱?

 

培养业余爱好,丰富精神世界。老年人寻求婚恋交友大多是因为生活寂寞,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可以帮助老人提高生活幸福感,丰富精神世界,降低情感需求。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培养自己的娱乐项目,摄影、绘画、舞蹈、象棋等,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网络红人。

学会甄别不盲目。老年人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应该得到理解和重视,但同时自身也要正视需求,在交往的同时不盲目许诺,不过分热情。对涉及金钱交易的内容一律说“不”,对互联网涉及金钱交易的内容,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面对那个“他”“她”的请求一定要核实身份,留存证据不轻易转款,可以请儿女帮助甄别或寻求民警的帮助。

提升法律安全意识。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反诈知识,让骗子再无可乘之机。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不要慌乱,不要担心亲人指责或是旁人嘲笑,带上证件去公安局寻求警察帮助,及时挽回损失。

今天的防“坑”指南就到这里啦,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说一说你在生活生见过哪些骗局,我们接下来将会针对这些骗局一一讲解,保护老年人的每段旅程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情感骗子为何紧盯老年人?老年人的“甜蜜”陷阱,这些异常要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