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土坝的意思。在上海金山农村,埭又指农舍小路,村民的住宅建在一条一条的小路旁,依次称为一埭、二埭、三埭等。金山民政局结合区内农村“埭式”而居的特点,创新出了一种“埭—家”互助养老模式。


图说:百家村睦邻点,养生服务送到家 新民晚报记者王蔚/摄

在金山区张堰镇高桥百家村,有一个睦邻点,户主叫俞彩芳,今年60岁,做了多年的乡村赤脚医生。现在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1200人,80岁以上的也有222人。亮堂堂的两间半房屋,平时用作老年村民活动、休闲、养生的场地,采用的是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其中市级活动一般一个月开展8次,镇里的活动一般一周安排3次。村干部小顾说,建在村民家门口的睦邻点,方便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老人就近有个活动的地方,让他们集中在一起体验幸福晚年生活。春节小年夜前,德馨为民服务中心来到这个睦邻点,为老人们做泡脚理疗。老人们边享受着送上门的免费服务,边听着工作人员介绍养生知识,桌上还摆着糖果、瓜子等小零食。83岁的杨胜章老人说,想想能有这样的开心生活,乐得嘴也合不拢了。

蔡雪红是德馨为民服务中心的理事长。她说:“我们的宗旨是让处于深度老龄化的社区具备持续照料能力,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我们团队拥有医生、消防员、护士、心理讲师、厨师、茶艺师、点心师等专业力量,使我们的服务队伍更具备专业化与精细化,组织的项目执行能力得到广泛的认可。”

前几天,一场为老服务在吕巷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举行。当天,蔡总为每位老人赠送了一条红彤彤的羊毛围巾,德馨的员工们组织老人们开展了制作米糕、品尝米糕、品茶、唱戏等活动。

“我们在前一天早上就把米浸泡在水里了,还准备了枣泥、猪油、豆沙等馅料。活动时,我们希望在场的老人一起动手做米糕,不少老人说,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围着灶台转的情景。等到米糕出炉时,大家吃在嘴里可香了。”蔡雪红说,服务中心里还有一个戏曲兴趣班,志愿者老师每周都会带着阿伯阿婆们唱戏,无论是沪剧还是京剧、黄梅戏,台上唱的老人和台下边品茶边听戏的老人,常常到了吃午饭时间也不肯散场。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调查点:金山区张堰镇高桥百家村、吕巷镇老年中心 政府购买为老服务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