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说,既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还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10年内将会达到总人口的5分之1,人老了赚钱难了,但花钱就不知道要花多久,更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所以,养老是我们每个人必然要面临的风险,而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就更多,那么,农民养老到底有哪些问题备受关注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中国农民养老和外国农民养老的差距


1、我国现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起,基础养老金最低定为每人每月55元,也就是说说,一个农村劳动者每年缴纳100元,当其达到60岁以后,每月最低就能领取55元。


2、德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备,保障对象从最初的农场主,扩大到其配偶及其其他共同劳作的家庭成员,实行现收现付制度,个人缴费和德国联邦财政补贴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德国的保障制度不仅保障了农民养老,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其国会立法,强制执行,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了美国90%以上的劳动人口(包括农民),当你年龄在62岁以上的时候,通过就业缴纳社会保障税至少在10年以上的雇员,都有资格领取法定社会养老保险,当然领取数额的多少取决于你所获得的资格分的数量。


二、中国农民养老的历史变迁
1、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的。在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虽然不断通过政策及法律对农村养老模式进行了新的创设,尤其是“旧农保”制度的确立让农村农民的养老,有了开始接轨现代养老模式的雏形。
2、农村农民在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之前,农民向国家交纳的公粮(完成农业税)及上缴的上缴款项,那时候的政策是“先国家后集体,然后再是个人的。”国家收购公粮都是按平价收购的好粮,有的年份还要交很多的三超粮,根本上就没有什么上缴养老保险的这个项目。
3、新农保是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含15年),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后,就可以领取。这个新农保虽然改变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救济的价值取向,转向了社会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并行的养老体制,但是到了60岁以后,领取的社保费是杯水车薪,无法从实际中全面替代家庭养老的供给模式,主要还是中国式的养老(养儿防老)。中国式的养儿防老,它既包括老来失去劳动能力后需要儿子物质上的供给,也包括年老体衰者精神上仰仗孩子的愉悦。


三、中国农民养老问题的探讨
1、农村农民实行正常的退休制度。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曾向大会递交过提案,建议我国推行65岁以上的农民实行退休制度,达到“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目的。虽然这个提案振奋人心,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十四亿人口中将有近十亿农业户口,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有一个亿,全部解决退休,现在企业退休职工平均退休金每月2000多,农村农民养老保险一分钱也没交,钱从哪里来?

2、农村农民实行国家、集体、自己三者共同筹资,进一步提高新农保的保险发放金额。一是农村老年人曾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国家逐年提高投资比例是可行的。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村级集体经济中要拿出一定比例投入到养老保险中。三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为自己的养老投入适当的份额。在这个基础上,在农村再创建“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养老模式,那就是农村老年人的福音了。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中国农民的养老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受到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