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南京市人口与老龄化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南京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要求,科学指导养老设施建设和管理,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民政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5月23日至6月21日为批前公示阶段。根据公示,到2035年,南京全市规划养老机构522处,总床位数9.03万张,建成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61处。

记者了解到,至2021年底,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182.46万人,占比19.36%,老城及乡村地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现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完整、类型全面、空间全覆盖,但设施建设仍存在一定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设施建设标准、床位供给与使用效率等都存在明显城乡差异。本次规划的服务对象为南京全市域60周岁以上(含)常住老人,规划对象为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根据公示,规划范围总面积约6587平方千米,包括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和江北新区。南京拟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乐养相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

规划按照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幸福都市的总体要求,形成养老服务为基础,适老、乐老服务为补充,医养和智慧服务为支撑的满足不同健康周期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案。

具体来说,到202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5张;到2035年,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30张以上,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尽量满足城市新建小区全覆盖。到2025年,南京共规划养老机构350处,总床位数6万张,建成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500处;至2035年,共规划养老机构522处,总床位数9.03万张,建成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61处。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江南时报】南京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