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区之一,掇刀区白庙街道五一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0多名,占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据本报报道,社区开办了“乐享居”养老食堂,每日三餐按照老年人身体状况、用餐习惯等制订出一系列营养健康的菜品,能同时满足70人就餐。这个养老食堂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很快就成了老年人最爱的“打卡地”。

一个养老食堂因何赢得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适合什么、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应该是这个食堂对老人最具吸引力的特点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共存的问题。从养老食堂受欢迎这个小小的案例入手,或许可以在突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瓶颈上找到切入点。

在我市有些新建成小区的集中区,初期就存在上班族吃早餐成问题、日常就近购物无处去的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凸显,餐饮店、小超市逐步出现,居民需求自然而然得到了解决。比如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关坡社区协助商家开办的关坡饭堂,自去年底开业以来解决了附近居民就餐问题。作为我市首家老年人助餐爱心食堂,开业时承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就餐可享受20%的优惠,其实老年人就餐的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

一个饭堂“一打两就”,既解了居民的普遍难题,又考虑到了对老年人的优待。同一个渠道、同一个平台,只要在细节上稍加调整,就能使其功能覆盖的范围更广泛。在此,不妨以户外运动行李包的“轻量化”做个类比——户外运动爱好者背负的行李越轻,体力节省得越多,行动起来就更轻快。而轻量化的行李包里装着的物品,除了做到小包装、轻分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实现一物多用。

引申开来,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样可以从实现“轻量化”的一物多用这个角度来动脑筋。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有的老人可能只需要帮忙买菜,或有的老人需要帮助购买药品,还有的老人需要陪同就医,等等。前述这些情况,如果放在一个熟练使用手机,会操作各类购物、外卖软件的人面前根本就不是问题,却可能使一个老年人为此屡屡犯愁。如果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合理激发社会力量办养老的活力,让这类平台和渠道进行“适老化改造”,问题就能解决。

无论是以推出更加简洁、便于老年人操作的软件的方式出现,还是与深入社区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结合起来,都是在赋予现有渠道新功能。如此,便可释放出这些平台和渠道提供便民服务的潜力,以此扩大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湖北:荆门赋予现有渠道新功能,提升养老服务供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