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带鱼、醋熘白菜、番茄炒蛋……一到中午吃饭时间,清江浦区富春社区的幸福食堂老年助餐点就排起长队,前来吃午饭的老年人络绎不绝。今年89岁的裴金中住在附近的新民小区,他来到助餐点,通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点了四菜一汤。“这里想得特别周到,采用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点菜,我们啥都不用带,特别方便。”裴金中告诉记者,助餐点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也让在外地的儿女吃下“定心丸”。

在淮安,老年人共享改革红利,安享美好晚年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谢清月 栾旭莉

创新养老 “三老三全”模式破解养老困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要求,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我市出台《2022年度“三老三全”品牌创建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淮安将全面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形成养老政策全到位、孝老关爱全方位、敬老氛围全社会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精准化、精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养老新模式。

各种养老模式的推出,离不开多元养老供给主体的社会化运营与服务。我市加大本土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古清口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枫林晚三塘社区养老综合体、长东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14家本土具有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机构建成运营。鼓励养老机构、为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家庭、个人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引入10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连锁化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8个,不断提升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今年我市将全面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同时,支持开发老年营养餐、保健餐,提高老年餐饮服务品质。”市民政局副局长董刚介绍。

互助养老 让农村老人“空巢”不“空心”

日前,在淮阴区淮高镇大福村幸福院活动中心,70岁的村民林永明和乐队成员正在排练。“我和同村的几个老年朋友一起组建了乐队,自从有了这个活动中心,我们排练、休闲、看书都在这里,心情十分愉悦。有时村里在这里搞活动,我们乐队也参加演出,日子过得很有奔头。”林永明说。

“建立大福村幸福院旨在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现在农村年轻人有的定居城市,有的出去打工,农村老年人空巢独居居多,‘不离乡土,不离乡邻’是大多数农村老人的情结。”淮阴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祁建功介绍,在此基础上,大福村建设了集日间照料、助餐、娱乐、智慧助老、紧急救护、医疗康复于一体的互助养老服务点。

近年来,我市紧扣“一键化、一体化、综合化”目标,建立以“淮安市虚拟养老院”信息平台为中心的全市智慧养老服务“一张网”,推动养老服务更加智能高效。

智慧养老 打通关爱服务老年人“最后一米 ”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农村邻里互助’模式,融合‘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和设备,依托‘医养结合’型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将优质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里。为解决农村老人安全防护问题,我们联合大福村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上门巡查,为村中老人测量血压、血氧、心率等。同时,陆续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的家中安装了门磁、4G网络系统、SOS一键呼叫系统。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当老人按下紧急呼叫器,会立即有人上门,这样儿女就可安心在外工作。”江苏禾康淮安分公司副总经理郭雯霞说。

自2017年起,淮安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纳入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范围。在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作中,把家庭孝老敬老放在重要地位,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敬老孝老要求,强化赡养老人责任意识。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四方关爱机制,明确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监护照护责任,社区(村)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打通关爱服务老年人“最后一米”。

可喜的是,淮安养老事业还在持续升级中。目前,全市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已建有159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村)覆盖率超过95%;接受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已超过27万人;今年将继续为24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累计改造户数将超过6600户。同时,加大力度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十四五”期间,将争取社会力量计划投资22.2亿元参与淮安11个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变“享老”,这才是向往的生活!我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