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管玲

  “请民政局同志回答,既然居家社区养老是重点,那么养老服务应该如何应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将如何开展上门服务?”近日,在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询问会上,区人大代表张宗兰向区民政局局长马志广发问。
  马志广认真聆听,进行了详细作答:“近年来,新区探索推行了‘1+N+6’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每个镇街建设至少1处居家社区养老中心,辐射N处驿站,委托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组织运营,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六助’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作为人民代表大会执行机构,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18年就牵头调研养老服务,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构建养老规划体系、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医养结合促进体系、全社会关怀支持体系、工作监督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建议。2019年,黄岛区委采纳了这项建议,决策开展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实施、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人大推动”成为黄岛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鲜明特点。
  近年来,围绕推动养老服务工作落地见效,黄岛区人大持续组织了9次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活动。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和大力推动下,黄岛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坚持“幸福晚年·真诚相伴”养老服务工作理念,以打造“蓝色康养”养老服务品牌为统领,推行了“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黄岛模式,全面建立起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起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1+6”政策体系,为推进养老服务提供税费减免、建设补助、运营补贴、服务补贴等政策支撑。投资100万元建立了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持续将助老大食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等多项养老工作,纳入黄岛区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列入区办实事项目,统筹部署,整体推进;区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经费由2019年的1.3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2.1亿元,同比增长61.5%。
  人大强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风生水起。黄岛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独居老人关爱两个案例获评2021年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黄岛区以全省总评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此外,还荣获2021年度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黄岛区人大常委会举办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询问 “人大推动”助力养老服务事业风生水起